提高专业配合度
Revit的使用,不仅节约了建筑专业30%以上的设计与出图时间,还大大降低了建筑、结构、幕墙三部分的配合难度,帮助工程师排查设计中的隐含问题。因集控楼造型特殊,各层平面图的剖切面位于1.2m标高处,东立面向上逐渐侧收的弧形玻璃幕墙会对楼板边缘线产生遮挡,使结构专业难以通过阅读建筑平面图了解楼板边缘位置。为方便与结构专业配合,建筑专业在Revit模型中逐一创建各层楼板标高处的剖面,过滤并隐藏其它干扰信息,向结构专业提供了精确的设计输出。此外,因Revit的使用,很多设计难题得以在施工图设计过程中显现并被解决。例如,因幕墙弧面向上侧收,各层护沿及女儿墙与楼板、屋面板外边缘之间需预留一定距离,方能确保玻璃幕墙的准确定位和顺利安装。预留距离在建模过程中被初步估,并通过计算核准最终确定。Revit模型中对弧形幕墙的形态和分隔设计,可导出成空间坐标,指导幕墙厂进行深化设计与精确加工,提升方案设计的转化率。
Revit模型直观、真实地反映建筑室内的空间关系,见图3。设备工程师可根据需要对模型进行旋转、放大、剖切。细致观察并快速建立整体概念后,他们便可专注于本专业的设备及管线布置,使之与整体方案协调,提高专业设计质量。例如,经过对Revit模型内部空间的解读,消防工程师在布置中庭防火卷帘与挡烟垂壁时,着重考虑了其与上下层形态各异的楼板的衔接,保障整个中庭在火灾时可形成连续封闭的防火体系;暖通工程师受模型提示,在初稿风管布置方案中即充分考虑了东侧弧墙向上侧收导致的顶棚下可布置空间缩减。
(a)SHL大罩壳内建筑体块模型(左) (b)华东电力设计院Revit模型(右)
图3 计算机三维建筑模型
提升设计质效
Revit的模型、图纸和明细表具备高度的一致性,即使在时间局促情况下多次修改仍可保证设计质量。对于复杂建筑的设计与修改,Revit的联动变更功能,能最大程度避免使用AutoCAD制图过程中的问题,如:制图时需大量绘制辅助线,设计变更时低效人工纠错常导致平立剖面和明细表内容无法自洽等。集控楼施工图出图前夕,业主要求将所有子母门改为双开门,单扇门宽度由1000mm改为1100mm。通过替换“族”,并修改门明细表中的个别参数,所有模型及图纸中的对应信息也即时得到联动更新。在施工图出图过程中,Revit展现了AutoCAD难以企及的质效优势。
项目总结
在深圳东部环保发电厂集控楼的扩初与施工图设计中,建筑专业实现了基于Revit平台的施工图设计与出图。我们计划在接下来的工作中,逐步实现基于Revit平台的建筑、结构、设备(水、暖、电)等土建类专业联合设计与出图,并进一步通过Navisworks平台,实现和Intergraph Smart 3D(SP3D)或PDSM等工厂三维信息化设计软件建立的工艺模型对接,使三维信息化协同设计技术的各项优势在电厂设计中得到更充分的发挥。
本文作者:中国电力顾问集团华东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曹中玫